受經濟增速放緩、能源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,黨中央、國務院作出了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的重大決策和部署。天河煤礦于2016年7月11日始停產保井,職工陸續走向市場自謀職業,當年年底始為職工辦理安置。到今年年底,職工在市場負重拼搏達2年之余。筆者為此在吉安、永新、等周邊區縣作了一番調查。
去產能時天河煤礦共有職工1600余名,現大多數在吉安市青原區、吉洲區、井開區、吉安縣就業,以廠子就業居多。據不完全統計,在井開區木林森燈具廠就業的有88人,合力泰廠有65人,立訊手機數據線廠有66人,滿坤電子產品廠有58人,勝美達電子變壓器廠有39人,瑞聲電子廠有28人,盛泰電子廠有40人,新琪安全生產食品添加劑廠有15人……
縱覽市場的許多行業,都有天河煤礦職工的身影,他們發揚煤炭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,受到許多老板的親睞。眭秋蘭自帶幾個天礦女職工在餐廳洗碗筷,耐勞能干,工資從開始的1600元/月上升到2800元/月;李美榮邀幾個“姐妹”創辦家政服務,取得很好的效應,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了群眾的點贊;謝啟明單槍匹馬在吉安市招聘人員組建了保安隊,現有天河煤礦20余人加入了他的團隊,服務于市場的各個部門;也有人在吉安、永新等地自駕三輪車謀生;還有人志在荒山創新創業。
能吃苦乃為志士,肯吃虧并非癡人”。在永新縣,步步高夢時代廣場,原采煤工人劉小雄升職為業務經理,管理諸多店面,采區電工陳愛平升職為電工班長;在洪峰玻璃廠,邵永乾跨越挑戰,升職為生產廠長;在寧星五金廠,彭偉書寫了人生最精彩的篇章。在吉安縣:劉冬梅做保險事業,現年薪達10萬余元,彭妮娜通過刻苦學習考試,現考入稅務系統工作……企業關閉之時我還擔心職工的就業問題,現在才知:99%的職工都在市場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。
通過調研,得到了以下啟示:市場不相信眼淚,不同情弱者,更不養懶漢。當命運關閉一扇門時,我們更要以積極的人生態度,去開啟命運的另一扇窗,創造自己更精彩的人生。面對失業,不要怨天尤人,猶豫彷徨,既然捧鐵飯碗是山窮水復疑無路,那就另辟蹊徑說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。當然重新擇業必須鍥而不舍去奮斗,從一點一滴做起,在實踐中增長才干,樹立信心,只要持之以恒,就會成為行家里手,就會有所作為,有所建樹。
精彩的人生既是創造的結果,也是在機遇和挑戰面前正確選擇的結果,人生的道路充滿變化,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,市場為每一個人充分調動其發展的潛能,為其實現自身價值提供廣闊的選擇機會。作為去煤炭產能單位的職工,如果能及時改變自己的就業觀念,就可以自覺地去迎接新的挑戰,創造自己更加精彩的人生。要清醒地認識到:就業靠市場的必然性,工作不分高低貴賤,“鐵飯碗”、“泥飯碗”都能變成金飯碗,只要以自食其力、勞動致富為榮,意氣風發地自謀職業、自主創業,就能做當今市場的“適者與強者”。